【本网讯】根据ESI数据库2021年6月公布数据显示,永利大气科学学院大气科学专业2015级本科生吴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SCI论文《Estimation of biogenic VOC emissions and their corresponding impact on ozone and secondary organic aerosol formation in China》在去年被引用19次,入选ESI高被引论文。该论文在大气科学学院副教授杨显玉指导下完成,发表于中科院二区SCI期刊“Atmospheric Research”,影响因子为4.676。论文由吴锴同学于大四投稿并修改完成,杨显玉博士为第二作者兼通讯作者,永利在线官方网站为第一署名单位。
植被排放的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对大气细颗粒物及臭氧的形成均具有重要影响。目前对城市区域大气污染的研究大多集中于人为源大气污染物排放的环境影响,而对植被排放的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的研究相对有限。该研究基于MODIS卫星的叶面积指数和植被功能类型数据和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模式MEGAN(Model of Emissions of Gases and Aerosols from Nature),系统估算了2017年我国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并进一步结合WRF-CMAQ空气质量模型计算了2017年夏季天然源排放对我国臭氧以及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影响,指出了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对我国人口密集地区尤其是四川盆地臭氧污染的重要影响,为进一步推进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了决策参考。ESI是基于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和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期刊1000多万篇文献而建立的分析数据库。其高被引论文(Highly Cited Papers)指与同年在同一领域发表的其他论文相比,根据引用次数排名前1%的论文,已成为学术影响力和学科评估的重要指标。
我国天然源挥发性有机物的排放特征
据了解,大气科学学院长期坚持本科生早入课题组、早入实验室、早入团队的“三早”科研创新能力提升行动,近三年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在中科院二区等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5篇,北大核心期刊论文16篇,一般期刊100余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