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贯彻中央、省委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求。12月1至16日,我省优秀干部人才递进培养第五期培训班进入体验式教学阶段,189名学员分赴甘孜、阿坝、凉山、乐山、达州、绵阳、南充、广安“四大片区”的贫困县为期半个月的蹲点调研。学校副校长贺盛瑜作为培训班学员深入阆中市双龙镇贫困村进行调研。
贺盛瑜全面详细听取了双龙镇党委政府领导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情况介绍,入户走访了当地贫困户,与群众面对面交谈、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情况、致贫原因、发展意愿等情况。
在调研过程中,贺盛瑜了解到双龙镇以“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专业大户+贫困户”的合作模式,通过能手带动抓蔬菜养殖产业发展,不仅改变了当地群众以往单一的耕作模式,走出了产业扶贫的新路子,也为在全镇推开精准扶贫工作,积累了好的经验。
贺盛瑜认为,贫困村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将大有作为,可以让农民在进行耕作的同时,获得性价比更好的生产资料和更多的实惠,帮助农民更好地把当地特有的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实现就地脱贫致富。
贺盛瑜到省级贫困村连山寺村开坝坝宣讲会
贺盛瑜与阆中双龙镇班长领导座谈
贺盛瑜到双龙镇贫困村走村串户调研
贺盛瑜到省级贫困村连山寺村贫困户黄某家调研
贺盛瑜到省级贫困村连山寺贫困户谢某家调研
附: 贺盛瑜的民情日记
“555”精准扶贫模式定位准
12月3日一大早,我来到阆中市双龙镇,与双龙镇屈书记、冯镇长等班子成员交流扶贫情况。双龙镇党委政府提出了“555”精准扶贫模式,第一个“5”是总体思路,要算好“时间账”、绘好“作战图”、用好“指挥棒”、发动“联合军”、打好“组合拳”,落实“一户一策”、因地制宜、因人制宜,让每一个扶贫计划都切实有效。第二个“5”是用“五个一”活动进行思想扶贫。第三个“5”是做到“五个坚持”,主抓产业扶贫:以蔬菜产业为支柱产业,以基础建设为产业服务,以党员干部为主导力量,以专合社为产业服务,以小微园区为产业示范。目前,全镇共规划建立小微园区10个,已建成或者正在建设的8个。
通过一申请二评议三公示公告的程序,双龙镇确定省定贫困村1个、一般贫困村3个、返贫村4个,共有贫困户200余户,贫困人口500余人。双龙镇精准扶贫抓得实、抓得准。
扶真贫、真扶贫
12月7日下午我和李镇长冒着小雨来到省定贫困村连山寺村,映入我们眼帘六个大字“扶真贫、真扶贫”。年轻的村支书曹书记告诉我:连山寺村现有耕地1500多亩,常住人口340余户800余人,201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00多元,低于全国农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该村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2700元的农户有50余户150余人,其中五保户7户7人,残疾12户13人,低保户10户35人,多病的近百人。
我和李镇长一起走村串户,实地了解了12户贫困户代表。我们了解到,极其贫困的家庭,大部分都是因病致贫。如:黄某,女,72岁。户籍3人,大儿子谢某44岁,二级残疾,脑溢血后遗症致其瘫痪在床;二儿子谢某某42岁,肺结核,智力低下。两个儿子都没结过婚,一家人全靠黄老太婆养蚕、养猪和小家禽作为副业,生活极为困难,要靠政府的救助。
疾病是人类的天敌,在部分贫困地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比例甚至超过40%。实施健康扶贫工程势在必行,这样可以有效减轻贫困群众医疗费用负担,为脱贫致富打下坚实基础。
抓好蔬菜养殖产业,带领贫困村奔小康
村支书告诉我:连山寺村是浅丘地区,不适宜大规模的农业生产,村里按照“555”扶贫模式总体思路,采用了因地、因人、因户制宜,制定了产业帮扶措施。以“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专业大户+贫困户”的合作模式,生产和就业扶持35户71人、低保政策兜底68人、医疗救助扶持95人。在生产和就业扶持上,主要是引导其种植订单蔬菜和养殖生猪及家禽。
贫困户谢某,男,53岁,独人,无住房,2014年在劳动过程中摔断肋骨,现长期居住在其兄弟家中,靠帮其兄弟看家生活。谢某本人不愿意当五保户,不愿意要低保,在村委会的帮助和鼓励下自愿在互助社获得无息贷款进行生猪养殖,同时养殖些小家禽来脱贫致富。
连山寺村村委会咬定“精准”,决定用好每一寸土地,千方百计筹措资金,针对扶贫对象开展产业扶贫,为每一户贫困户制定帮扶计划,通过能手带动抓蔬菜养殖产业发展。现已分别建立3个小微园区,鼓励贫困户到小微园区进行蔬菜种植,由专业合作社主动联系销路,确保贫困户增加收入,把蔬菜种植产业作为脱贫长效产业来抓。
“专业合作社+贫困户”、“专业大户+贫困户”的合作经营模式,改变了连山寺村群众以往单一的个体耕作模式,走出了产业扶贫的新路子。
“互联网+”扶贫,实施电商扶贫工程
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同时,实施电商扶贫工程将大有作为。电商扶贫工程可以让农户获得性价比更好的生产资料,得到更多的实惠,帮助农户更好地把当地特有的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从而实现就地脱贫致富。